“肝净”的人更健康,春天吃这7种“天然养肝菜”,好处都知道
春天是草木新生、百草萌动的季节,也是养肝的黄金期。开春后,很多新鲜时蔬和野菜将会陆陆续续地上市,其中不乏一些养肝的佳品,一起来看看吧!
荠菜
荠菜又名地菜,俗称“百岁羹”,是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野生植物。民间认为,春天食用荠菜,应时而食,可以驱邪明目,吉祥而健身。
荠菜的药用价值很高,它的根、花、子均可入药。中医认为,荠菜味甘、淡,性凉,归肝、脾、膀胱经,凉肝止血,平肝明目,清热利湿。荠菜清肝调脾,平肝火、降血压,祛的就是肝经湿热。
现代研究发现,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和胡萝卜素,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,还能降低血压、健胃消食。同时,荠菜中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治疗夜盲、白内障等眼疾。
荠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,食用后可增强大肠蠕动,促进排泄,从而增进新陈代谢,有助于预防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肥胖症、糖尿病、肠癌及痔疮等。
需要注意的是,荠菜根部的药用价值最高,食用时应保留。
春笋
笋味甘、性寒,具有清胃热、肺热之功效,能改善胃炎嘈杂感和支气管炎、喘咳痰多之症,因而在食治食养中广泛应用。唐代孙思邈《千金翼方》中就记载:“竹笋性味甘寒,主消渴,利水道,益气力。”
春天竹笋的长势是最快的,就像青春期里窜个子的孩子,它带着一股生发之气,《本草求原》:“竹笋,甘而微寒,清热除痰,同肉多煮,益阴血。痘疹血热毒盛,不起发者,笋尖煮汤及入药,俱佳。”
春笋甘凉,可以疏肝理气,春天食用,符合减酸增甘的饮食原则,对养肝也有帮助。
春笋还具有润肠通便、通利血脉的作用,尤其适合便秘、胃口不好、痰湿体质的人群。
香椿
香椿是春菜代表之一,也是民间常见的药食同源佳品,尤其美味。
香椿味苦性平,归肝、肾、胃经,被称为“树上蔬菜”,有清热解毒、健胃理气等作用。
吃香椿能够健胃理气,调理食欲不振,还能调理湿久化热、湿热伤阴所致的口苦口干、心烦、大便偏干、情志失调等症状。
香椿煎鸡蛋、凉拌香椿都很好吃。
菠菜
菠菜是一种四季蔬菜,但春天的菠菜,非但口感最嫩,还有滋阴平肝、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,有助于预防春季里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、头痛目眩和贫血等。
现代营养学认为,菠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,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,能维护正常视力和上皮细胞的健康,还能增强预防传染病的能力。而其所含铁质,对缺铁性贫血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。它还富含叶黄素、β胡萝卜素等营养素,对护眼明目、提高免疫力都有好处。
韭菜
韭菜堪称“春季第一菜”,不仅因为它在春天最鲜嫩、营养价值高,还因为它具有多种保健作用,非常适合春天吃。
韭菜性温,味甘、辛,有健胃、提神、补肾、行气、散瘀的功效,适用于阳虚之遗尿、尿频、阳痿、遗精、腹痛,妇女月经病、痛经、经漏、带下以及跌打损伤、吐血、鼻衄等症。
春天人体肝气比较旺,而肝属木,木又克脾土,所以肝气盛就容易脾胃不好。韭菜因含有植物性芳香挥发油而散发出强烈的特殊气味,这种独特的辛香之气,有利于行气导滞、疏通人体的气机。
春天阳气升发,此时人体也需要养阳补阳。中医认为,韭菜性温,有补肾壮阳的功效,也就是说有韭菜有利于滋养人体的阳气。像常见的肾阳虚引起夜尿增多、腰膝酸软、须发早白等症状,以及容易感冒人群,应该在春天多吃韭菜。
茵陈
茵陈是春季常见的野菜,药食同源,入肝胆经,被称为“养肝第一草”。
岭南地区的春季湿气重,很多家庭喜欢煲一些具有祛湿功效的汤水饮用。中医认为,春属木,肝亦属木,春季也是肝病容易复发的季节,肝病多与湿热、气郁有关,可以用茵陈和鸡骨草来煲汤,帮助祛湿热、保肝护肝。
一般来讲,清明前后是采收茵陈的最佳季节,此时茵陈还是嫩苗,叫“绵茵陈”。过了这个时节长大点再采收,就叫“茵陈蒿”了。
胡萝卜
胡萝卜颜色靓丽,芳香甘甜,能补气明目,具有补益的功效,因此被誉为“小人参”。《本草纲目》云:“下气补中,利胸膈肠胃,安五脏,令人健食,有益无损”。汪绂《医林纂要》称其:“润肾命,壮元阳,暖下部,除寒湿。”
现代研究表明,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,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,不仅能保护黏膜,提高免疫力,还能够帮助肝脏细胞的修复,对缓解夜盲症和干眼症也有帮助。胡萝卜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,对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。
胡萝卜以炖食最好,炒食为良。炖食能保持胡萝卜素93%以上,炒食也可保持胡萝卜素80%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