聪耳明目、通鼻穴,针灸配穴有法可循
小编导读:眼、耳、口、鼻,器官虽小,作用却大,故五官疾病不可小觑。今天,小编与大家分享针灸名家周德安治疗五官疾病的配穴经验处方,是周老多年临床经验之凝炼,临证可为法度。一起去看看吧~~
聪耳方
【组成】百会、神庭、耳门透听会、翳风、内关、神门、太溪、太冲。
【功用】补益肝肾,镇静安神,聪耳活络。
【主治】肾虚耳聋、耳鸣、眩晕、不寐多梦、心悸气短、腰膝酸软、五心烦热等。
【方义】百会益气升阳,神庭安神定志,二穴是治神之要穴。耳门透听会,即一针透三穴(耳门、听宫、听会),三穴一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穴,一为手太阳小肠经之穴,一为足少阳胆经之穴,均为耳部的局部穴,透刺可加强局部的通经活络作用,有助耳窍开启。翳风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穴,亦为局部穴,作用与上三穴相同。内关、神门亦为镇静安神之常用穴,与百会、神庭相合,可相互为用。太溪为肾经原穴,有补肾填精之功,太冲为肝经原穴,有平肝潜阳之效,二穴相伍,可滋肾水、涵肝木,尤与诸穴相伍,则可共奏益肾潜阳、安神聪耳之效。
【歌诀】肝肾阴虚常耳鸣,翳风百会与神庭;耳门听宫听会透,内神溪冲也相从。
通耳方
【组成】百会、神庭、耳门透听会、翳风、外关、筑宾、行间、足临泣。
【功用】清泻肝胆,通利耳窍。
【主治】耳中轰鸣、失聪、头晕头胀、两胁胀痛、烦躁易怒、声音重浊、大便燥结、小便短赤、突发性耳聋。
【方义】百会、神庭、耳门、听宫、听会、翳风已如上述,诸穴相伍,意在通调局部之气血,开启局部之闭塞。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,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腧穴,二穴属同名经的腧穴,一上一下,共解少阳之郁热,尤与上述局部穴相配,可共奏启闭通窍之功,因而可治疗急性肝胆火之耳聋。行间乃肝经之荥穴,清肝热,加强清解少阳的功效。筑宾为肾经穴,是阴维脉之郄穴,郄穴主治急症,又因与肾经相交,肾开窍于耳,因而治疗急性突发性耳聋可以取效。
【歌诀】百会神庭与翳风,耳门听宫听会从;外关专于临泣配,筑宾行间治突聋。
明目方
【组成】睛明、承泣、承光、臂臑、养老、光明、太冲。
【功用】益气养血,活络明目。
【主治】近视眼、老花眼、迎风流泪、视神经萎缩、白内障等目疾。
【方义】睛明为膀胱经之穴,是眼睛局部穴,适用于各种目疾,刺之可活局部气血,通眼部经络。承泣为足阳明胃经之穴,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脉,实证可行气活血,虚证可益气养血,使目血而视。承光有清热明目、通经活络之效。臂臑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穴,亦为多气多血之经,有助视力的恢复。养老为历代医家治疗目疾之经验穴,可能与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、运输气血至周身有关。太冲为肝经之原穴,光明为胆经之络穴,乃原络配穴之法,可治肝血不足和肝胆郁热之目疾。
【歌诀】一切目疾选睛明,承光承泣亦相随;臂臑养老古人训,太冲光明原络从。
通鼻方
【组成】百会、大椎、肺俞、通天、上星、迎香、太渊、合谷、外关。
【功用】益气升阳,温肺散寒,散风清热,通鼻解表。
【主治】风寒表证、鼻塞不通、风热鼻衄、鼻流清涕、浊涕鼻渊、急慢性鼻炎、过敏性鼻炎等。
【方义】方中百会为诸阳之会,有益气升阳之效。大椎为督脉之穴,亦为阳脉交会穴,可振奋阳气。肺俞为肺脏在膀胱经所聚会之处,背为阳,可补肺气。三穴相伍,具益气升阳、解肌固表之功,可加强抵御外邪的作用。上星、通天、迎香均为鼻的局部穴和临床经验穴,可通调局部气机。太渊为肺经之原穴,可益肺气、御外邪。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,有清热解表之功,可通五官之窍。
【歌诀】阳气不足用百会,大椎肺俞紧相随;上星通天迎香配,渊谷外关也相依。
说明:
针刺治疗五官科疾病时,由于面部血管丰富,稍有不慎极易引起出血,并且由于面部腧穴均比较敏感,针感会比较强,治疗前最好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,消除其紧张心理,以便于取穴配合。为增强疗效,在循行到病患处的经脉远端取穴会有不错的治疗效果。(本文转自悦读中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