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文化

小方玉屏风散,妙用真不少

时间:2020-09-09 14:24来源:发布人:马越颖浏览:

  玉屏风散为临床常用方,由黄芪、白术、防风组成。功能益气固表,祛邪止汗。近代医家已将此方改为汤剂,广泛施于临床多种疾病,收效显著。本方虽小,但作用可不小,本文将通过4个医案让大家见识一下这个方子的妙用。

  鼻渊

  刘某,女,19岁,1983年8月25日诊。

  患者整日鼻塞,流清涕,不能自控,已三载,每日需用4~5条手帕。经五官科检查,诊为“过敏性鼻炎”,用药无效。平素经常感冒,每月平均2~3次,观其面色少华,舌淡,脉细弱。

  此乃卫表气虚,皮毛受邪,连及于肺,津失所布,由窍而出,取玉屏风散改汤加味:生黄芪15g,生白术、防风、益智仁各10g,藿香、九节蒲各6g,辛夷花3g。

  服上药15帖后,鼻塞已通,清涕减少,每日只需用2条手帕。又续服原方25帖,已无清涕,面色转红润,先后已2月未感冒,随访1年半未发。

  按:鼻为肺窍,肺主皮毛,肺气亏虚,气不布津,聚而由窍而出,故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以治本,藿香、九节蒲、辛夷宣通鼻窍以治标。益智仁益肾温脾摄纳,诸药合用,宣敛并行,标本兼顾,故获显效。

  痹证(风湿性关节炎)

  缪某,女,42岁,1980年3月22日诊。

  患者周身关节游走疼痛已数载,曾在某院查:抗“O”>1000u,血沉10mm/h(长管法),类风湿因子(-),诊为“风湿性关节炎”,先后用西药强的松、保泰松、阿司匹林、消炎痛,中药祛风化湿、散寒止痛剂等,疗效不巩固。

  刻下:关节疼痛颇剧,有冷风彻骨感,诉平素易汗,疼痛每遇汗后加剧,观其面色白,舌质淡隐紫有裂纹,体胖大,脉细涩。

  此乃卫气虚,无力托邪外出,风湿之邪留恋不解,痹阻经络所致,取玉屏风散改汤剂加寻骨风、鸡血藤各10g。服药20剂后,自汗已瘥,亦无冷风彻骨感,关节疼痛逐步减轻。

  复查抗“O”625u,血沉20mm/h(长管法)。又于前方加入熟地、乌梢蛇各10g,坚持服用52剂后疼痛缓解,查抗“O”<500u,血沉6mm/h(长管法)。随访2年,未再复发。

  按:此例痹证平素易汗,汗出后痛剧,有冷风彻骨感,若单用祛风之品,必致其卫气更虚。故治疗时先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,使卫表固,风邪不易侵入。二诊时卫表已固,故加入熟地以滋养肾精,乌梢蛇搜风以祛其邪,标本同治,终致顽疾获愈。

  慢性泄泻

  周某,男,55岁,1983年12月2日诊。

  泄泻已久,粪质稀溏,曾在某院用纤维直肠镜检查:无异常发现。粪检:白细胞少许,食物残渣(+),余(-),诊为“慢性肠炎”。

  给予土霉素、复方新诺明、四环素、氯霉素、痢特灵,中药抑肝扶土,温中健脾,化湿,益火生土法,治疗近半载,其效不佳。

  诉泄泻发作时,自觉畏风,以脐腹部为显,虽厚衣亦不免。尔后肠鸣,腹痛即泻,观其面色少华,舌淡体胖,苔中心薄白腻,脉细弦。

  此乃卫表气虚,风邪乘袭,肝木刑脾所致。拟玉屏风散加陈皮6g,服药15剂后,畏风已瘥,泻下次数明显减少。继以前方加党参、山药、炒扁豆、炒苡仁各10g,厚朴6g,续服12帖后告愈。随访3年,未复发。

  按:久泻脾阳亏虚,卫气失充,风邪内侵,“风气通于肝”,肝木肆扰,横逆犯脾,脾土更虚,饮食不能化精微,而为败浊,故缠绵不已。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,使卫表固,风邪无以侵入,肝木宁,脾土不受其伐,故泻止。

  缺乳

  孙某,女,26岁,1980年7月15日诊。

  患者易出汗,产期正值酷暑,室温较高,汗出颇多,乳汁逐日减少。查体:瘦,面焦,两乳松软。自述饮食及二便尚可,脉细而弱,舌红苔少。

  治宜补气益胃,固表止汗,通络下乳。玉屏风散加白薇、王不留行各9g,炙甘草6g。另用猪蹄加麦冬适量,煎汤代茶。上方出入,半日康复。

  按:血汗同源,过汗血亏,乳无以生。补气益卫,汗止血生,乳亦旺盛。

  结语

  玉屏风散原为治疗气虚自汗,虚人感冒而设。本方药虽不多,而配伍精当,严谨,取其益气固表止汗,御风邪之功,有如御风的屏障,而又珍贵为玉之意。

  方中黄芪益气固表,白术健脾益气,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之功,二药合用,使气旺表实,则汗不能外泄,邪亦不能内侵,更配以防风走表,祛风并御风邪,且黄芪得防风,固表而不留邪;防风得黄芪,祛邪而不伤正,实系补中有散,散中寓补之意。